临床语言学研究中心

导航切换
临床语言学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山东大学临床神经语言学研究中心举办2024年秋季学期第8期组会

作者:赵润祖、于永梅 来源:赵润祖、于永梅 点击:次浏览 日期:2025-02-11 10:40

2025年1月8日,山东大学临床神经语言学研究中心召开2024秋季学期第8期组会,研究中心时秀娟教授、张昊副教授以及王亚琪博士受邀到会指导,全体在读硕博研究生参加会议。


2024级硕士研究生赵润祖汇报了一项题目为“Conversational Topic Maintenance and Related Cognitive Abilities in Autistic Versus Neurotypical Children”的研究。该文章围绕孤独症儿童与典型发展儿童的对话主题维持及相关认知能力展开研究。在研究过程方面,研究人员选取了英格兰南部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三项研究。研究1纳入30名5-7岁的孤独症儿童和30名匹配的神经典型儿童,通过实验者在标准化测试或游戏间穿插预先计划的陈述,记录儿童回应并编码分析。研究2对48名6岁左右的神经典型儿童,由研究助理引出对话,并评估其多种能力后进行分析。研究3针对5-9岁接受孤独症诊断评估的50名儿童(41名确诊),在ADOS-2测试中引出对话并后续评估相关能力分析。结论上,研究1表明孤独症儿童在非言语回应等方面与神经典型儿童存在差异,但在话题维持上也有一定能力,62%的情况能给出支持主题回应。研究2和3发现两组儿童话题支持性回应均与心智理论能力和年龄正相关,工作记忆也有一定作用。整体显示孤独症儿童对话有困难也有优势,两组存在相似性,且因对话技能对同伴关系重要,建议学校加强对所有儿童这方面的支持。时秀娟老师指出,文章给出的几类回应分类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需要进一步细化。王亚琪老师建议借鉴文章的研究方法,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此外,后续研究可以以ADHD患者为对照,进一步探究工作记忆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张昊老师指出该实验没有将被试回应严格按照CA方法进行分类,后续可以进一步探究相关因素与会话能力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申秀岫博士指出,在以后的研究中若要将实验和CA方法进行结合,则需要考虑所用语料的类型是否是自然语料。


2024级硕士研究生孙雨丽汇报了一项题为“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other's Descriptive Language and Children with Autism's Conversational Repair: A Moderated Mediation Analysis”的研究。该研究聚焦母亲描述性语言与孤独症儿童会话修正关系,展开调节中介效应分析。研究鉴于孤独症儿童会话修正的认知、注意及记忆短板,以及父母语言输入的理论假设与前人研究缺口,旨在探究二者关系及会话扩展的中介、母子语言复杂性的调节作用。以 40 对符合条件的母子为被试,借 CARS-2WISC-IV 等工具及系列实验程序收集分析数据。结果表明:母亲描述性语言与会话修正能力显著正相关。母亲描述性语言吸引儿童注意力、提供语言学习素材,促进会话扩展,进而帮助儿童会话修正;母子语言相对复杂性调节描述性语言与扩展能力关系,低水平正相关显著,高水平不显著。研究局限于横断设计、性别失衡及未测心理机制,未来可纵向研究、平衡性别、探究机制,并拓展至父亲语言等因素及结合神经科学研究。时秀娟老师肯定了量化分析的优点,同时指出母子语言复杂性不能简单量化为母亲平均语句长度和儿童平均语句长度的差值,因为二者不在一个维度展开,母亲有更多的语言经验。王亚琪老师指出,文中没有指出选择母亲描述性语言的原因,但文中的实验方法为未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式,未来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展关于MLU的相关研究。张昊老师肯定了本结论和ERP神经科学研究的可能性,支持进一步分析验证。

最后,会议在时秀娟教授的主持下圆满结束,与会成员收获颇丰。最后,会议在时秀娟教授的主持下圆满结束,与会成员收获颇丰。